北京的太阳好大啊,像甄嬛小产那天一样大。
前两天还拉着同事一起买了批身体防晒(防晒产品很快就写,笔芯),但是同事说光买防晒也不够啊!这大太阳,如果出去玩一下,就防晒霜那点防护力,不得分分钟晒伤。
想了想确实,于是赶紧着手找防晒伞,毕竟在硬防晒面前,一切防晒霜都毫无竞争力。
不看不知道,往年只买黑胶的我才发现,现在的伞已经这么多样了嘛?各种彩胶的、涂层的、还有晴雨两用的,眼花缭乱,搞不懂哪种防护力最好,也不知道买哪个才好。
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困惑,所以我去查了一下生产标准和布料的资料,来帮大家解答一下防晒伞的小迷思。
首先是防护力的问题,其实这方面很简单,不需要研究布料涂层之类的。
从防晒力方面而言,其实只要看一个指标就好了,因为不管是哪种材质、哪种制作工艺,最后的产品都是要进行布料防晒能力测试的。
根据《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的规定,只有UPF>40,并且UVA的透过率小于5%的时候才可以被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所以购买前先问一下这把伞有没有UPF40+的标识,如果拿到手发现标签上没有标识,还是退掉吧!
对于大多数环境,UPF40+已经足够用了,达到这个数值的产品,其紫外线整体的透过率在2.5%以下,当然,如果能买到UPF更高的最好。
说完防晒能力,我们再来说样式,不得不说,现在的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了,以前是黑胶大行其道,现在是赤橙*绿青蓝紫(滑稽)胶,各种颜色应有尽有,动不动就印一朵大花在伞面上,让我不禁想起了杨二车娜姆女士。
看得多了,相信大家也有和我一样的疑问,那么多不同印花和背胶的伞,有没有区别?
首先呢!UPF的高低是跟布料材质、厚度、编织方法和编织密度有很大关系的。布料覆盖了不同的背胶,UPF测定值也会有区别。不同颜色对于紫外线的吸收能力也会有区别。
所以,我并不打算展开说。说起来麻烦,你们看起来也麻烦。
只要是UPF40+的就足够日常使用了,上述的各种因素,对于日常而言大多不用过分关心。只有一点,就是伞内侧的颜色。
▲截图自ANSHINE/安晴
无论你选择了外层怎样颜色的产品,对于伞的内侧,我都建议你最好选择黑色的涂层。
因为光线(包含紫外线)能够进行漫反射,遮阳伞能够遮挡直射下来的光线,但是不能遮挡从路面、墙面反射来的光线。这些光线要怎么办呢?吸掉它们。
黑色是最能够吸收光线的颜色,对于从地面和四周反射进伞内的光线,它能够尽可能的吸收起来(相比其他颜色),减少伞内的反射。
彩色的吸收能力比黑色都低,而银色的,想象一下紫外线在伞内乱飞的画面。
不过,也不排除可能会有银色涂料加上了能够吸收紫外线的涂层。只是,保险起见,大家还是尽量选黑色的。
基本内容差不多了,最后一个终极问题:
能,如果你每年都换的话。
这里就要说一下晴雨伞这个产品了,这个确实不是商业名词,而是有正规执行标准的产品类型(相关文件号是:GBT-)。
晴雨伞确实是可以晴雨两用,产品既做了防晒测试,也做了各种耐水、色牢度、防腐蚀测试,理论上确实既可以当作雨伞也可以当作遮阳伞。
但是,折叠、拉扯、刮蹭的行为和潮湿的环境都会使得伞面的涂层剥落,使布料密度改变。最终还是会影响防晒效果。
所以,尽量不要湿,而且要适当更换。当然了,如果你每年都换一把新的伞,湿不湿伞面就无所谓了。相关标准里规定晴雨伞UPF>40才可以标注防紫外线,所以大家记得要买有标注UPF40+的晴雨伞才可以。
PS.我的伞是每年都换的,因为以前身居北方沿海城市,每年必被大风刮折一把伞。
说了这么多,你们一定想问到底买什么样的伞合适吧!下面,我推荐几把:
这次我给大家选择了4个品牌,一共是9款,能够满足不同的环境、价格和审美的需要,还有福利哦!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吧!
-BANANAUNDER/蕉下–
蕉下,就算你没用过也总应该听过,国产防晒伞具里面蛮不错的牌子了。
蕉下的伞具划分比较细,有能够满足日常使用的单层伞面,也有防护力更强的双层伞面。三折结构、五折结构,清新风,复古风,商务风,总能找到你想要的。
这次我选出了3款不同类型的产品,并且为大家拿到了福利折扣哦!长按下面的商品卡片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