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防晒,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晒?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紫外线、防晒指数和防晒剂。
一、紫外线
紫外线分UVA、UVB、UVC和UVD。
①UVA(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波长~42nm,穿透力最强,能穿透玻璃(室内也要选择带PA值的防晒)。长波紫外线绝大部分能穿透臭氧层到达地球,可以直达我们皮肤的真皮层,使皮肤晒黑,并且能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让皮肤松弛产生皱纹,是皮肤老化的一大杀手。UVA占紫外线的绝大部分,比如低海拔地区,UVA占95%,UVB为5%。
②UVB(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波长~nm,穿透力比UVA弱,中波紫外线大部分能被臭氧层吸收,只有一小部分能到达地球表面,到达我们皮肤的表皮层。长期或过量照射会晒黑皮肤甚至引起皮肤红肿蜕皮。
③UVC(短波灭菌紫外线)波长~nm,穿透力最弱。短波紫外线几乎全部能被臭氧层吸收。短波紫外线可以用来灭菌,比如紫外线杀菌灯。UVC对人体伤害极大,短时间照射就可灼伤皮肤,长时间或高强度照射可能引起皮肤癌(UVA、UVB、UVC都属于致癌物)。南极臭氧层空洞,北极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不能阻挡过量的紫外线,南极和北极的生物的生存遭到威胁。
④UVD(真空紫外线)波长~nm,到不了地球。
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很大,所以必须要防晒。
二、PA和SPF
UVC和UVD虽然携带能量最强,但是却几乎不能到达地球(南极北极除外),所以防晒产品主要是对UVA和UVB的防护,防止晒黑、晒伤和光老化。
防晒产品的包装上往往有两个指数,即PA和SPF。
①PA是防止UVA有效程度的标准,分为PA+,PA++,PA+++和PA++++,加号越多,对UVA的防护能力越强,防护能力越强,需要添加的防晒剂就越多,刺激性就越大,容易堵塞毛孔,引起粉刺暗疮等皮肤问题。
②SPF是皮肤预防紫外线的时间倍数,通俗来说就是防止皮肤晒伤的时间,分为SPF15、SPF30、SPF50等。在不涂防晒的情况下,假如你在阳光下20分钟皮肤就会变成淡红色(晒伤),而使用SPF15的产品以后,就会延长15倍的时间,也就是需要20(分钟)×15=(分钟),也就是涂了SPF15的防晒在阳光下5小时皮肤才会变成淡红色(晒伤),以此类推。SPF30就是20(分钟)×30=分钟,前提是你在不涂防晒在阳光下20分钟就能晒伤,如果是15分钟晒伤就把20换成15计算。
三、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
我们平常使用的防晒可以通俗地分为物理防晒剂(实际是无机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实际叫有机防晒剂)。
①物理防晒剂:氧化锌、二氧化钛。通过把光的反射、散射原理达到防晒目的。如果防晒使用的氧化锌和二氧化钛会泛白,那么这类防晒一般不会渗入皮肤内部,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比较安全;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纳米级物理防晒也出现了,纳米级物理防晒的优点就是不会泛白,颗粒小,肤感细腻,但是这种纳米级的物理防晒剂可能会渗入皮肤内部,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总体来说,物理防晒的安全性是要优于化学防晒的。
②化学防晒剂际:很多化学防晒剂被阳光照射后会产生刺激皮肤的成分,有的也会渗入皮肤,对人体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对孕妇及敏感性皮肤来说,为了防患于未然,尽量不要使用化学防晒剂的防晒产品。
1、防晒产品怎么选择?
选择防晒既要注意SPF也要注意PA,两者并重,防晒效果才更佳。秋冬季节或者阴雨天,一般情况选择SPF15,PA+的产品就可以,但是下面三种情况需要注意:
①日系防晒因为过于追求肤感,防晒能力会降低,按照我国的标准,其标注值要比实际值低一点,而欧美防晒标注值与实际值比较统一,所以在选择日系防晒时本来要选择SPF15,PA+时,可以换成SPF20,PA++。
②国内品牌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选择产品时参考上一条。
③我们涂抹防晒时,大部分人的涂抹厚度都达不到标准,所以在选择产品时也参考第1条。炎热的夏季一般要选择SPF30,PA++或PA+++的;如果夏季经常外出或者在海边和高原地区活动,要选择SPF50,PA+++或PA++++的产品比较合适。
2.室内需要防晒吗?
紫外线长波会穿透玻璃,所以在室内不靠窗的位置不需要涂防晒,靠窗的位置要选择带PA的防晒产品。另外长时间在有灯光照射的地方也需要防晒。
3.使用防晒需要卸妆吗?
对于不防水不防汗的防晒,洗面奶即可;对于防水防汗的产品,则需要卸妆产品清洗干净。
4.防晒霜要不要补涂,多长时间补涂?
需要补涂,补涂时间→在不涂防晒的情况下,假如你在阳光下20分钟皮肤就会变成淡红色(晒伤),而使用SPF15的产品以后,就会延长15倍的时间,也就是需要20(分钟)×15=(分钟),也就是涂了SPF15的防晒在阳光下5小时皮肤才会变成淡红色(晒伤),以此类推。SPF30就是20(分钟)×30=分钟,前提是你在不涂防晒在阳光下20分钟就能晒伤,如果是15分钟晒伤就把20换成15计算。
5.洁面后可以直接擦防晒吗?
为了避免上述介绍的安全隐患,洁面后不要直接涂防晒,使用乳液、面霜、精华等打底后再涂。
6.防晒需要提前15~30分钟擦?
日常出门,防晒霜不需要等待15分种到半小时成膜,现在的防晒产品5分钟以内就可成膜;如果需要下水、游泳则可以多等待一段时间。
7.防晒指数越高越好?
spf和PA指数越大,需要添加的防晒剂就越多,刺激性就越大或者肤感就越差,越容易对皮肤造成负担。选择产品的时候参考上文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合适。
8.敏感性皮肤、孕妇敏感性皮肤尽量选择遮阳伞、遮阳帽和物理防晒。
纯物理防晒产品:
城野医生婴儿物理防晒
FANCL透亮防晒隔离露30号
珂润润浸保湿护体防晒乳液
资生堂安耐晒倍呵婴儿防晒等
化学防晒化学物理防晒产品:
安热沙(安耐晒)防晒露
怡丝丽尔优悦活颜防护精华乳
兰蔻新柔皙轻透防晒乳
CPB肌肤之钥防晒隔离乳霜等
曼秀雷敦新碧水薄莹润防晒乳液
碧柔水活防晒保湿凝蜜
碧柔温和防晒乳
妮维雅水感防晒啫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