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是阴阳变化交替的关键时期,养生保健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快来学习一下吧~
起居养生
一、早睡早起
处暑过后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应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则有利于肺气的舒展。
二、纳凉适度
处暑过后天气依旧闷热难耐,吹空调降温要适度,不可贪凉,切忌直吹,温度应设定在26°以上,晚上最好不开。
三、做好防晒
处暑过后虽说已进入秋季,天气变得有些凉爽,但白天上午的阳光还很强烈,因此防晒工作还是要做好,出门一定记得抹防晒霜。
四、别“盲目”秋冻
处暑过后,暑热未消,天凉添衣时应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但气温急剧下降时,应该添加厚衣服,一味“秋冻”,不但达不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还容易冻感冒。
饮食养生:处暑过后宜进食清热安神、养阴安神、益肾养肝的食物,并且注意少食多餐,顾护脾胃。
蔬菜推荐
莲藕。荷莲一身宝,秋藕最养人”,天气干燥,吃莲藕,能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
水果推荐
梨。吃生梨能缓解咽喉干痒痛、声音嘶哑及便秘等不适。将梨煮熟,如冰糖炖梨,可滋阴润肺,止咳祛痰。
肉类推荐
鸭肉。鸭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可防秋燥。平时容易感冒、咳嗽,体质较弱人群,可在熬鸭汤时加入山药、莲子、*芪或西洋参。
运动养生:处暑过后可选择健身操、爬山、散步、太极等方式进行锻炼,以排除夏季郁积的湿热,但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大量出汗而损伤阳气。
情志养生:处暑过后宜“安静性情”。时至处暑,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因此在精神调养上要注意收敛神气,安神定志,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时可多听音乐、练书法、钓鱼等。
健康生活
贵在养生
来源: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