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霜品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产经报道防晒美白祛斑套证质疑声再起 [复制链接]

1#

林辰/文

防晒、美白祛斑产品无论是单一改名买断,还是“一证多套”,在不少上游代工厂和下游品牌眼中,实质都是一种走“捷径”的产品思维。

未提前做好产品规划、没有相应的研发实力,却又想“有面子”的获取市场份额,是选择“套证”品牌方的普遍动机。

但在各类化妆品监管新规落实的当下,“套证”的空子难钻,压实注册人主体责任成为监管关键词。那些按部就班为特证申请等待上一年,真正参与研发测试的企业,才有可能走的更远。

花西子、UNNY否认防晒套证,业内质疑声不断

近日,社交平台有博主爆料,花西子、UNNY的两款防晒产品疑似涉嫌“套证”。根据化妆品监管系统显示,花西子玉容云纱防晒妆前霜的特殊化妆品注册号为国妆特字G,而该注册号的原先的产品名系“茗妃语清莹防晒霜”。

从注册人科玛化妆品公司方面的申请记录看,名为“茗妃语”系列的特证约有20多个,包括另一个注册号为G,已改名成悠宜清透摇摇乐防晒乳,即为UNNY使用的防晒产品。

图片来源:财经网产经截图

面对外界对“套证”的质疑,UNNY在其短视频账号发文称,是由于配方保密和备案条件原因才让科玛注册。花西子也对财经网产经表示,公司不涉及到套证问题。花西子很早就与工厂协定联合开发,当时的注册证申请流程很长,所以才选择了采用科玛工厂的名称送检备案。

不过,对于上述解释,部分业内人士并不认同。有研发师向财经网产经谈到,如果是委托研发的话,品牌在申请名字的时候就会要加上品牌名,而不是申请完了再改。常理上也不该使用代工厂科玛取的一个跟花西子不相干,却是自己一个旗下系列的名字。

财经网产经在某电商平台随机检索防晒产品,并在化妆品监管系统查询后发现,同样是下游品牌方和上游工厂的合作,也有不少在第一次注册时就直接使用下游品牌名字的特证。

例如,百雀羚一款“光棱镜”防晒,宣传为今年新品,而其特证信息显示为由科丝美诗作为注册人注册,于年10月底获批的“百雀羚多效修护臻白隔离防晒精华乳”。半亩花田的一款防晒,也显示为由注册人诺斯贝尔注册,于年6月中旬获批,产品名称定为“半亩花田臻白清透防晒乳”。93/4的一款“悦颜清透防晒乳APF45PA+++”,则系品牌方自己作为注册人,但在备注中标注了另一家实际生产企业的名字。

对于为何不在第一次注册时就使用花西子作为品牌名,花西子回复财经网产经称,花西子的产品都是配方最终都定下来,确定功效体验之后才根据产品的特点确定产品名称的,所以正式的产品名称都出来的比较晚。

“防晒特证很难申请,很多品牌等不了那么久。加上防晒一般是夏季几个月卖的最好,申请一个新的特证的时间要以年计算,那在这之前先套个已有的证先卖,也是一条路子。”多位化妆品从业人士均向财经网产经谈到,以”捷径”的难易程度看,一证多套最省事,单一买断改名字的麻烦一点,不过也没重新申请特证繁琐。

“想申请防晒特证必须提前几年就开始准备。因为全国只有指定的几家机构能做防晒值的功效检测,所以品牌要排队。如果放开第三方检测的话,速度应该会快,但那样就容易掺水分。”前述研发师向财经网产经如此谈到。

另有一家自称工厂可提供+成熟配方选择的化妆品代工厂向财经网产经透露,自己帮品牌申请一般都承诺12-16个月拿证,但因为有长期合作的检测机构,实际10-11个月能搞定。

科玛、博然堂、科盈旗下多个系列出现特证改名,个别产品两年连改两次

其实,代工厂先申请储备一系列特证,再被品牌方从中选择“改名”的情况,不止于科玛的“茗妃语”系列的防晒产品。财经网产经在化妆品监管系统检索注意到,“茗妃语”的一款焕白舒缓精华被改名为号称澳洲专业护肤品牌的CEMOY使用。

图片来源:财经网产经截图

与此同时,科玛的依真系列特证,有两款被CEMOY的防晒产品,以及自称品牌源自新西兰的纽西之谜旗下的沁润水感防晒隔离霜更名使用。而从后者的产品标注看,纽西之谜是经销商,产品真正的注册人和生产企业是工厂科玛。

科玛注册的希梵蓓系列其中一款特证G3307,则被高姿改名成“高姿水感光护精华防晒乳”,并于线上旗舰店标称明星同款,月销+。

至于国妆特字G,原名“希梵蓓清透防晒乳”的特证,历程更为复杂。其先是于年3月改成“VNK清透水感隔离防晒乳”,又于年1月改称“熙妍清透水感防晒乳”。财经网产经注意到,VNK线上旗舰店已无防晒产品销售。店铺客服回复财经网产经表示,自家防晒产品自年就已经不卖了。

图片来源:财经网产经截图

代工厂的配方早已是一门生意。科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